对电影《点球成金》该如何去理解?为什么Billy要赢最后一场比赛?
时间:
来源: 维泰亚直播
1、"This guy never fails at anything"和命运原著和电影都不同程度的描绘了他是球员时的性格: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绪,如果遇到了失败,就会心浮气躁,出局后可能把球棒乱扔、折断。令人遗憾的是,错过了时间节点,很可能一切都是错的。在高中出类拔萃的Billy,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选择了一段注定黯淡无光的球员生涯,这就是命运决定的路径。
在Peter的数据分析里,也有很多被命运所决定的棒球手,因为Age Appearance Personality的原因,被人们所轻视。他们从来都没得到机会。Chad Braford在原著中一直在3A和大联盟徘徊。赛季初他特意向Billy致谢,Billy反应很茫然,他并不理解Chad对这个扭转命运的机会多么感激,僵硬地回答,这是双赢。
2、It may not work
达到双赢花了很长时间。常规赛制霸,季后赛失利。Billy的实验没能达到他的设想。
达雷尔·莫雷在《点球成金》上映时写了一篇小短文:我对这个故事有特别的认识,因为自己也非常了解‘数据’,就好像是电影中的男主角那样。但我担心的一点是,这样的故事会让公众相信——只要信奉‘数据’,就能够成功,而事实远非如此。我们(火箭)球探组非常重要,他们一直在辛勤的工作,以找寻那些天赋出众的新秀和球员,他们是我们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很多球探方面的工作,不是数据就可以量化的。每个人都在为停摆后如何开展工作担忧,这时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但实际操作还是得看人。也恰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发掘不为人知的新领域,某个球员不为人所知的一面。但最终考验我们的,还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掘出这样的球员,让这些球员组合在一起成就一个好球队,这些都依赖于经验。《点球成金》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相似处,但依照这套方法,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3、“I think you've already won”Billy对Peter说,如果我们没有成功,他们会抹去我们的一切。事实确实如此。
而Peter回应,我觉得你已经赢了。波士顿红袜队的老板给了他一个1250万美元的offer。这就是Billy对棒球界带来的影响,就像录像室里的Jeremy Brown。
即使他永远也打不到总决赛。就像所有高薪的运动员一样,Peter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4、Hundred percent
Art Howe教练很生气地问Peter,嘿,你对这一切确信吗?Peter回答,毫无疑问。假如所有人都在反对你做的选择,你有勇气力排众议,一往无前?
5、原著和影片的区别
数据分析只是奥克兰成功的一个点而已。球队里是有三巨投的。
《点球成金》与《光荣之路》《麦克法兰》等体育励志电影不同,全片大部分时间都让人处于一种微微压抑、如鲠在喉的状态。按照以往套路,主角光环一般会延续到电影最高潮。《点球成金》里,结果仍然是以输掉最后一场比赛告终。当片尾曲里,比利比恩(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女儿唱出you are such a loser dad, just enjoy the show这句时,我突然豁然开朗:原来这部电影实际上是拍给loser们的,主角光环自然不同。
可以说,影片中的球队经理比利比恩实际上就是一个最大的loser。通过一次又一次回忆和叙事穿插闪回,他的心态、他的全貌就和盘托出了。
先看回忆部分:天赋超群棒球高中生(主人公)——球探选中——放弃斯坦福深造——失败的球员经历——转折当球队经理
再看叙事部分:输给纽约洋基队——球队主力出逃——球探们乏善可陈——转折点:遇到耶鲁高材生皮特,用数据分析、数学建模挑选球员——说服球探、说服助手、说服老板、说服对手、说服意向球员——前期球队的磨合——20连胜创纪录——最后仍然输给了纽约洋基队。故事又回到了原点。
比起跌宕起伏的情节,更挣扎的恐怕是比利比恩的脆弱之心。在看到球员一次次输球后仍在更衣室里happy的时候,他极其愤怒,因为这触及到他的敏感神经了,于是他冲进去发飙:loser应该是安静的。但他又不敢直接与球员接触,更不敢走入球场观看比赛,因为他怕,他怕失败,他输不起。20连胜创MLB(美国棒球联盟)历史记录的时刻,别人在欢呼庆贺,他却暗自惆怅,他说:20连胜和赢得最后一场比赛没有任何联系。果然,他还是输了最后一场比赛。
当然,比利比恩并不是一个纯粹的loser,而是一个成功的loser。他开创了数据分析的新时代,创造了很多记录,成为了风云人物。但最后的一场失利,促使他又陷入了无尽的loser心态中,于是又放弃了一个美丽的选择——红袜队1000多万美元球队经理的岗位,依然选择在奥克兰运动家队。他想证明自己,赢得最后的一次比赛。可笑的是,两年后红袜队“借用”了他的建模思想获得了世界大赛冠军,而比利比恩仍在奥克兰为赢得最后一场比赛而纠结。
如果静静的找,世界遍地都是比利比恩。谁不想打破宿命、证明自己,笑到最后?可是笑到最后总是只有一个人。
俞敏洪说,他和马云差距只有八个字: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结果他们的财富相差3000亿美元。俞敏洪实际上就是比利比恩,在外人看来,他们已经足够成功;但他们自己却甘认loser。马云们遥不可及,洋基队谁又能轻易取而代之;俞敏洪、比利比恩与我们的距离不是更近么?因为,他们有一颗loser的心,却依然沉迷于无休的向上之中。
你可以把棒球比赛类比为教育
同棒球一样,教育也不是一个公平的游戏
有钱的人请得起更好的老师,穷人的好老师被富人挖走,长此以往,必然阶级分化
比尔正是要打破这样的规律
不以老师作为教育的重点,找出另一种方式培养学生成才,比如远程教育,比如培养自学
所以他太需要赢得胜利了,太需要以自己的方式看着学生成才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强者约强,弱者越弱的丛林法则
这也是他最终没有选择去红袜队的原因
他是一个革命者
《点球成金》不同于其他运动题材电影,没关注球员,没关注教练,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球队经理身上,甚至比赛的镜头都很少,更多的是在讲一个球队如何运营。美国职棒大联盟,是北美地区最高水平的职业棒球联赛,皮特饰演了奥克兰运动家球队的总经理比利·比恩,电影改编自迈克尔·路易斯的《魔球:逆境中制胜的智慧》。讲的是比利在逆境中如何用逆向思维管理球队,但印象深刻的还是比利的坚持,比利在球队输球后说,我很想在这里赢得最后一场球,最后比利失败了,但是经营理念获得了成功,并收到了邀约,金额足以让他成为工资最高的球队经理,但比利拒绝了,他仍然说,我真的很想在这里赢。
比利·比恩,一个球队经理,同时遭遇了事业危机和生活危机。事业危机主要因为美国职棒大联盟并没有工资帽,导致小球市的球队并没有足够的钱去招揽明星球员,没有明星球员导致球队赢不了球,赢不了球就得不到钱,形成了小球市的死循环。不仅没有工资招揽球员,球队的明星球员也一个个被挖走,比利又濒临下岗。这时比利遇到了皮特,一位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皮特用数据分析球员,给了比利自信,两人通过上垒率用最少的工资挖掘被低估的球员。其实比利一直是失败的,影片穿插叙述了比利的曾经,一位有潜力高智商的少年,被球队挖掘,但是缺乏自信,并未成为明星球员,最后放弃当了球队经理。比利缺乏自信,害怕失败,他不去现场观战,不与球员交流,在输球后生气的摔东西,到最后比利都没能赢得最后一场比赛。生活里,比利离了婚,没有钱,还要面对女儿,比利一直笼罩在阴影里。
电影可贵的就是将球队的幕后运作展现出来,从选拔球员,球员的薪资,球员的性格问题,到球员的交易,这些也是球队的一部分,也需要了解和关注。布拉德·皮特和乔纳·希尔的演绎非常精彩,获得了第84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该片也有最佳影片、最佳电影剪辑等多项提名。
比利拒绝了红袜队的高薪后,皮特带比利看了个录像带,一个并未发觉自己打出本垒打的球员奋力向二垒冲去,之后比利说“你怎能不迷上棒球”。回去的途中,比利放了女儿唱的《The Show》,摇晃的镜头,眼部的特写,比利湿润的眼角。比利输了吗?比利输了,比利一直都是失败者,生活依旧混乱,也没赢那最后一场球赛,但他却也一直坚持,从未改变自己的热爱,他就是要在这里,这支球队,赢得最后一场球赛,有着忠诚般的执着,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的生活,或许那最后一场球赛已经不重要了,比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我不是一个棒球迷,甚至对棒球规则也一无所知,在点球成金之前我看过的棒球应该就是哆啦A梦里的情节,这不妨碍我从这部影片中获得感动与启发。
这不是一部讲述棒球运动员的影片,影片中也很少出现棒球比赛的画面,影片的主要视角集中在奥克兰运动家队的总经理比利如何打造管理这支球队和他对自己失败的棒球运动员生涯的回忆,尽管运动家队赢下了创历史的二十连胜,但是却没能赢得淘汰赛的冠军。虽然看似结局并不完美,但是比利的运营模式与管理理念已经改变了棒球这项运动,他或许还是个loser,但他也在享受这场秀。
我是一名忠实的篮球迷,我支持的队伍休斯顿火箭队的总经理莫 (他的言论绝对是错误的,我也绝对支持祖国统一)同样是金球理念的支持者与践行者,它当年就这部电影还写文章说“我们休斯敦火箭的球探一直在做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他们在全球寻找有才华的球员,每个人都在寻找差别信息,这些信息很可能会帮助我们在对我们的球员进行评估时做出准确的预测。毫无疑问,预测能力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数据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信息的真实作用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会像电影中所演的那样,依靠数据库、电子表格、分析和预测模板表现出来,但是数据不是万能的,通过球员生涯以及执教生涯所积攒的经验同样不可或缺。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将数据与经验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影片呈现出来的数字化管理以及数据分析也只是运动家队成功的一部分,但这种理念与模式在当时那个年代的革命性却不言而喻。要知道,总薪水为4100万美元的运动家队赢下了与总薪资为1亿2600万美元的洋基队一样最多的103场胜利。
1.“那些运作职业棒球队的人只会想方设法地买进球员,但你的目标不该是买球员,而是如何赢得比赛。”这是彼得打动比利的对话,其实也是比利一直持有的一种观点。在遇到彼得之前,比利和他的球探团队一直在努力地寻找可以替代吉昂比的球员,而彼得的思路就是用三个普通球员加和更高的上垒率来代替吉昂比。这种方法好像在棒球中可行,而在回合数更多场上人数只有五人的篮球场上,很难用三个人去替代一个明星的作用。你卖掉了一个场均24分的球员,但你绝对不能用三个场均八分命中率加和远高于24分球员的球员来代替。
但是经理的目标绝对不应该是买球员,而是如何赢得比赛,球员只是赢得比赛的一块块拼图。教练的核心战术和队内核心球员就是球队的基本框架,经理需要做的就是确定球队基本框架后为球队找来尽可能多尽可能合适的拼图,让他们能恰当的拼在一起。以火箭队为例,教练德安东尼的战术就是哈威二少支配球,强调内线进攻与三分,防守采取无限换防,所以经理需要寻找的就是体型合适,有稳定的三分,能从后卫换防到中锋的球员,简而言之就是3D(3分球+Defense防守)球员,所以火箭能在满足条件的17/18赛季与宇宙勇大战七场。这个赛季更是交易与队内球星威少打法不兼容的中锋卡佩拉换来锋线考文顿,后续的补强也没有补充正统中锋,火箭在五小魔球的道路上要一条路走到黑。
与之相反可以用现任火箭主教练德安东尼举例,他当初在太阳依靠纳什、小斯、马里昂的核心阵容打出了轰轰烈烈的跑轰,对于一直强调内线和防守的NBA来说,强调进攻与速度的跑轰打法无疑也是一场革命。可惜的是,太阳在季后赛接连失败的情况下,否定了自己的路线,交易马里昂,换来鲨鱼奥尼尔,正式放弃了跑轰打法,太阳队也自此一蹶不振。而时任太阳总经理的科尔后来担任金州勇士主教练,受跑轰打法启发的他依赖史蒂芬库里、克雷汤普森的三分,强调传切,三分和内线,在总决赛更是大胆变阵弃用中锋改用五小阵容赢得总冠军,自此NBA掀起了三分与进攻的潮流。
也是比利让人尊敬的原因,“不管成功与否,我都会一以贯之”管理球队很多时候也是一种赌博,没有夺冠的绝对正确的路线与方法。所以一成不变有可能就会慢性死亡,主动出击才有更大希望。上赛季的总冠军猛龙队总经理乌杰里在中期大胆寻求交易,用瓦兰丘纳斯换来小加索尔,当时许多人都觉得这是在破坏球队的化学反应是在自寻死路,可是季后赛中小加的内线防守是猛龙队压制76人队的恩比德和成功围剿雄鹿队的字母哥的关键因素,可以说也是夺冠的关键人物。
2.“球员通常会由于各种偏见和臆断而被埋没,比如年龄、外貌、性格。”这一点在现代体育最有体现的就是年龄的偏见。以NBA选秀为例,选秀看重的是潜力,所以对于年龄自然是越小越好,而这样的成见自然就会导致一些技术成熟的大龄秀顺位靠后甚至落选(当然,技术成熟也意味着已经定型,较难改变或已经无潜力可挖),而一些身体静态天赋出众的新秀进入联盟后无法适应激烈的对抗,技战术变形导致失去时间,最终也就淡出联盟。
3.“你根据他的能力与他签订合同,但他需要通过胜利来找到自信。一旦他有了自信,你才能有所收获。”这一点对于任何球队的新秀都尤为重要,赢球文化是很多现代球队容易忽视的一点。NBA球队为了获得更高的新秀顺位而摆烂(其实就是故意输球),尤其是对于年轻的球队来说,这种摆烂造成的便是防守松懈(防守就是赢球的一半),缺少战术配合,只关心个人数据,关键制胜回合缺少经验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年轻球员因为持续输球失去斗志后,严重的就会像比利一样自我否定失去斗志,大部分有天赋的年轻人也只会关心自己的个人数据为下一份合同努力,球队失去好胜心与凝聚力,有天赋的年轻人要么泯然众人要么远走高飞,球队也陷入了恶性循环,一如这几年的尼克斯队、太阳队、森林狼队。此外,需要球队的胜利来带动成长年轻人可能会成长为明星球员,而凭借自己的自信与能力为球队带来胜利的才会成长为超级巨星。
4.“我对输球的厌恶远胜我对胜利的渴望。”这就是3的延伸,习惯输球带来的懒散混沌远比习惯赢球的骄傲放纵可怕。而且在球场上我不想输比我想赢会坚持的更久,你带着我想赢的想法走上球场,如果碰巧当日状态不好或者对手做了针对性的布置,比分一直落后。我想赢的心理就会转变成这场让给他们下一场再说,而我不想输的心理则会支撑着你拼到最后一刻,因为赢是上限,输是下限,我不想输其实就是拼到最后的底气。
5.“我想要榨干你最后一点棒球能力,你想要留在场上,我们一起干。我付你薪水,不是因为你之前的名声,而是因为你现在的能力。”这是比利和老将的一番对话。相比初出茅庐的年轻球员,这些辗转多队的老将有的时候更容易成为球队内的不安定因素,他们更有经验,无论是自己能对球队做出的贡献,还是在球场上偷工减料不出力的演技,这都取决于球队的管理以及他们对老将的定位,有很多球队里都有这种老将,像火箭队之前的老特里,这个赛季的钱德勒。他们可能上场机会不多,但上场就能凭自己的经验与实力做出一定的贡献,因为身体机能的下降他们可能缺少年轻人的速度、爆发力,但是他们有充分阅读比赛的经验,知道何时该出现在球场的某个位置,这都是他们能传授给年轻人的财富。同时,更衣室里有这种老江湖说话也更镇得住场子,年轻球员与教练之间或是球员之间的小矛盾由这种老将出面调解再合适不过。
说到更衣室氛围,比利还有一个经典操作便是交易那个球星的弟弟,输球之后还在更衣室里大秀舞姿绝对是伤害球队士气与求生欲的行为,还有他不检点的场外行为也会给队内年轻球员起到很坏的模范作用。
比利还有其他很棒的操作,比如他挖掘人才的果断、对于彼得的绝对信任、还有具体交易球员时一系列精彩的操作。尤其是不能忽视在老板投资有限的情况下,他尽力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来打造一支赢球的队伍,但是很多时候想赢得冠军就必须老板出大价钱投资,所以即使比利留在了奥克兰运动家队,拿着四千万的预算大概率就是缝缝补补又一年。但竞技体育的魅力也并不全在于冠军,这种坚守、忠诚、相伴拼搏的魅力同样令人感动。
原谅我到最后再回答这个问题,比利为何一定要赢下最后一场比赛。因为赢下冠军才算最普遍意义上的成功,没有人会记得第二名,即使赢下了创历史的连胜。体育竞技的魅力有很大一部分在于胜负的残酷,冠军只有一个,赢下冠军的一方就是更强的一方。金州勇士队创造历史的73胜9负的常规赛战绩在总决赛失利面前也显得意义不大。赢那么多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有赢下最后一场的资格。
【文章来源】:维泰亚直播综合资讯,本文唯一链接:http://xiangnaweitea.com/news/zonghe/574.html
【文章关键词】: